一、金融創新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金融創新是指西方發達國家自七八十年代開始至今金融業由于競爭加劇,市場波動,為了逃避金融監管和的發展,不斷超越傳統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模式,在金融工具、金融機構、金融服務技術、金融市場組織等各個方面所進行的大量革新與創造活動。主要表現在以下:
金融制度創新。一國的金融制度總是隨著金融環境的變化,如政治、經濟、信用制度、金融政策等的變化而逐漸演變的,這種演變不僅是結構性的變化,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本質上的變化。金融制度創新包括金融組織體系、調控體系、市場體系的變革及發展。它影響和決定著金融產權、信用制度、各金融主體的行為及金融市場機制等方面的狀況和運作質量。
金融市場創新。金融市場創新主要是指銀行經營者根據一定時期的經營環境所造成的機會開發出新的市場。現代金融市場大致包括:
1. 差異性市場,如按不同的內容劃分的貨幣市場、外匯市場、資本市場、黃金市場、證券市場、抵押市場、保險市場等。
2. 時間性市場,按期限長短劃分,短期的有貨幣拆借市場、票據貼現市場、短期借貸市場、短期債券市場等;長期的有資本市場,如長期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等。
3.地區性市場,如國內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市場等。金融市場創新主要指的是微觀經濟主體開辟新的金融市場或宏觀經濟主體建立新型的金融市場。由于金融市場向更高級金融市場的過渡和轉化,由封閉型金融市場向開放金融市場的進入和拓展。
金融產品創新。金融產品的核心是滿足需求的功能,它包括金融工具和銀行服務。金融產品的形式是客戶所要求的產品種類、特色、方式、質量和信譽,使客戶方便、安全、盈利。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金融創新的大部分屬于金融產品的創新。
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機構創新,是從金融創新經營的內容和特征出發,以創造出新型的經營機構為目的,建立完整的機構體系。
金融管理創新。金融業管理創新機制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國家通過立法間接對金融業進行管理,目標是穩定通貨和發展經濟;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內部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內控機制,包括機構管理、信貸貨幣管理、投資風險管理、財務管理、勞動人事管理等方面。目前,金融機構管理,其著眼點都是通過貨幣來源制約貨幣運用,實現銀行資產和負債雙方總量和結構的動態平衡,不斷創造新的管理方法。
二、與直接融資相比,間接融資的優點和局限性有哪些?
直接金融指貨幣短缺單位直接在證券市場上向貨幣盈余單位發行股票債券等憑證融通貨幣的一種融資形式。間接金融指貨幣盈余單位把貨幣存放或投資到銀行等中介機構,再由這些機構以貸款或直接投資形式將貨幣轉移到貨幣短缺單位的一種融資形式。由于融資方式的不同,兩個領域內的金融機構有很多差異,間接融資的優點有:
1、銀行等金融機構網點多,吸收存款的起點低,能夠廣泛籌集社會各方面閑散貨幣,積少成多,形成巨額貨幣。
2、在直接融資中,融資的風險由債權人獨自承擔。而在間接融資中,由于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是多樣化的,融資風險便可由多樣化的資產和負債結構分散承擔,從而安全性較高。
3、降低融資成本。因為金融機構的出現是專業化分工協作的結果,它具有了解和掌握借款者有關信息的專長,而不需要每個貨幣盈余者自己去搜集貨幣赤字者的有關信息,因而降低了整個社會的融資成本。
4、有助于解決由于信息不對稱所引起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
間接融資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貨幣供給者與需求者之間加入金融機構為中介,隔斷了貨幣供求雙方的直接聯系,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投資者對投資對象經營狀況的關注和籌資者在貨幣使用方面的壓力。